不被网课漏掉的农村学生
摘要: 特别要解决农村地区、边远贫困地区、网络覆盖薄弱地区学生远程学习问题。类似的话语,被教育部、以及许多省市写进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的指导方案里
“特别要解决农村地区、边远贫困地区、网络覆盖薄弱地区学生远程学习问题。”类似的话语,被教育部、以及许多省市写进疫情期间“停课不停学”的指导方案里。自2月起,各地区逐渐启动网络云平台教学,有直播上课、在云平台上观看名师录课、电视课堂、在线辅导答疑等种种方案。
尽管在线教育已发展多年,但具体到农村地区的内容却并不多。一些农村学生因为“没网络”而长时间缺课,影响他们的学习和成长,这不仅是教育问题,也是关系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。
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,消除信号盲区和死角。随着互联网的普及,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便捷地获取各种教育资源、学习机会,通过加大农村偏远地区网络覆盖,加快网络通信等新基础设施建设,来实现消除信号盲区和死角。尤其是在贫困家庭,能用上智能手机、电脑、网络来学习,本身就是一件 的事情。当疫情袭来,网课成为实现“停课不停学”的主要手段,平时就存在的“数字鸿沟”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。
通过各地各部门精准施策,调动各方力量,把关爱和帮扶学生的工作做细做实。学校应开展必要的摸底,充分掌握学生及其家庭的具体情况。绝不能因为上网课很普遍,就认为所有学生都有上网课的条件。在教学中不妨灵活一些,切勿“一刀切”。对于上网课确有困难的学生,要体谅他们的难处,采取务实管用的办法让他们参与学习。村、社区的基层组织要充分发挥其组织和协调作用,有条件的地方,不妨把村委会、社区图书馆等的电脑和网络设备用起来,为上网课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,让知识的阳光照进偏僻的角落。
百年大计,教育先行。真正让少数弱势群体做到“停课不停学”,是疫情防控工作的一个方面,也是对社会治理能力的考验。将“停课不停学”落到实处、不留死角。(傅婷钰)
相关推荐